一、變形監測
1、觀測要求
在較短的時間内完成。采用相同的圖形(觀測路線)和觀測方法。使用同一儀器和設備。記錄相關的環境因素,包括荷載、溫度、降水、水位等。采用統一基準處理數據。
2、監測網(點位)布設
由基準點和工作基點組成基準網,部分基準點和工作基點以及觀測點組成監測網。垂直位移監測網一般布設為環形水準網。
1)基準點:每個工程至少3個基準點,布設在變形影響區域外穩固可靠的位置,作為變形觀測的基準。大型工程的水平位移基準點應采用觀測墩,垂直位移基準點應采用雙金屬标或鋼管标。
2)工作基點:用來直接測定變形觀測點的控制點。通視良好的小工程可以不設工作基點。設在工程施工區域内的工作基點,水平位移監測采用觀測墩,垂直位移監測采用鋼管标。
3)變形觀測點:布設在變形體能反映變形特征的敏感位置。
3.變形監測的内容
變形監測包括水平位移、垂直位移監測,傾斜、繞度、彎曲、扭轉、震動、裂縫等的測量。
4.變形監測的特點
1)周期性重複觀測;
2)精度要求高,對不同的任務,變形監測所要求的精度不同;
3)綜合應用各種觀測方法;
4)數據處理要求嚴密;
5)需要多學科知識的配合。
二、地下管線探測
1.地下管線圖測量:包括地下管線探查和地下管線測繪,還包括地下管線信息管理系統建立。
2.地下管線探測的特點:
1)地下管線的環境複雜。
2)地下管線探測要求儀器具有連續追蹤及快速定向、定點和定深的能力,同時要求在工作現場作出準确的解釋。
3)儀器應具有足夠的探測深度(3~5 m),有較高的分辨率和較強的抗幹擾能力。
3、地下管線探測精度:
a、隐蔽管線點的探查精度:平面位置限差:0.10h;埋深限差:0.15h。(式中h為地下管線的中心埋深,單位為cm,當h<100cm時則以100cm代入計算);
b、地下管線點的測量精度(相對于鄰近控制點):平面5cm,高程3cm;
c、地下管線圖測繪精度:地下管線與鄰近的建築物、相鄰管線以及規劃道路中心線的間距中誤差不得大于圖上0.5mm。
|